清华大学低碳经济研究院院长何建坤指出,当前全球范围的可持续发展正面临资源和环境制约,为促进全球范围的可持续发展,就必须要推进能源体系的革命性变革,构建清洁低碳的能源体系,以推动经济发展、环境保护和减排二氧化碳多赢。
随着对清洁低碳能源的重视不断增强,人们在能源种类的开发上也逐渐从传统的化石能源转向可再生能源。
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表示,可再生能源成本高曾经是制约其发展的因素之一,但近年来,可再生能源成本在不断下降。风电成本从1980年到2013年间下降了约90%,到2020年有望与煤电相当,光伏发电成本从2010年到2017年下降了约73%,目前还在进一步下降。
杜祥琬说,能源格局的变化导致了可再生能源比例的增加,驱使能源朝着低碳化方向发展。2017年,全球可再生能源投资超出其他能源总和的2倍以上。
中国能源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周大地表示,当前世界化石能源资源相对充裕,因此短期来看,油气还将是能源消费的中坚力量,但是长期来看,全球能源低碳转型是必然趋势。
周大地指出,根据《巴黎协定》制定的目标,发达国家2050年温室气体要减排80%-90%,上述减排将主要依靠化石能源的减少,其中煤炭最多,石油也将受到重大影响,因此发达国家的能源结构会出现重大变化。
事实上,在全球能源低碳转型的浪潮中,我国也在积极部署,强力推进。近年来,国内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,积极制定二氧化碳减排目标,以助推能源革命。国内不少能源企业也积极参与低碳事业,促进行业转型升级。
浙江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(浙能集团)董事长童亚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,浙能集团经过自主研发实现煤电机组超低排放。通过超低排放技术,煤炭发电与天然气发电的排放相当,成本却低于天然气。
童亚辉说,除了煤炭清洁化利用以外,浙能集团下一步还将积极布局氢能和可再生能源,尤其是海上风电,浙能集团计划在未来几年新建200万千瓦海上风电装机容量。